• 2023年第22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2023, 22(10).

      摘要 (101) HTML (0) PDF 1.35 M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录

      2023, 22(10).

      摘要 (65) HTML (0) PDF 508.26 K (1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指南与共识
    •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营养干预专家共识

      2023, 22(10):721-728.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53

      摘要 (136) HTML (0) PDF 587.16 K (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 >临床研究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老年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23, 22(10):729-732.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54

      摘要 (128) HTML (0) PDF 395.91 K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的老年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20例合并HT的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PTMC合并HT组(60例)和良性结节合并HT组(60例)。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对合并HT的老年PTMC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PTMC合并HT组与良性结节合并HT组中性粒细胞计数[(3.57±0.99)×109/L和(2.95±1.00)×109/L]、淋巴细胞计数[(1.89±0.41)×109/L和(2.19±0.62)×109/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16.40±2.18)和(15.17±2.35)pmol/L]及NLR值[(1.95±0.58)和(1.40±0.4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呈正相关(r=0.478,0.301;P<0.05);淋巴细胞计数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呈负相关(r=-0.240;P=0.008)。NLR对PTMC合并HT患者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NLR诊断合并HT的PTMC最佳截断值为1.44,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60%。结论 NLR可作为鉴别合并HT的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指标之一,并随着NLR值增高,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可能性越大,为临床医师下一步诊治筛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苏中苏南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2023, 22(10):733-736.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55

      摘要 (90) HTML (0) PDF 371.14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在苏中苏南地区分布的多态性,比较其在不同地域人群中的分布,为冠心病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且完善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的292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焦磷酸测序仪对患者CYP2C19相关基因位点进行测序,并比较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926例患者根据基因型分为快代谢型(*1),中代谢型(*2、*3)和慢代谢型(*2、*3和*3),频率分别为38.21%(1118/2926)、45.80%(1340/2926)和15.99%(468/2926)。冠心病患者的CYP2C19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中苏南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等位基因分布与陕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中苏南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代谢型分布与陕西、广州、淮海、河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中苏南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存在差异,主要为中快代谢型,且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此可为冠心病患者精准用药提供指导。

    • 老年冠状动脉钙化患者冠状动脉旋磨术中并发症及术后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

      2023, 22(10):737-741.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56

      摘要 (105) HTML (0) PDF 413.53 K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AC)患者冠状动脉旋磨(RA)术中并发症及术后短期(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行RA的老年CAC患者188例,参照《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国专家共识》进行手术,随访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按照12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内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 术中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17.02%(32/188)和18.62%(35/188),发生术中并发症组和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吸烟史、心力衰竭史、高血压史、既往心肌梗死史、病变血管、SYNTAX评分、凝血酶原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最小管腔直径(MLD)、管腔横切面积和旋磨头血管内径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史、病变血管(双支、三支、左主干支相对于单支)、SYNTAX评分、MLD及旋磨头血管内径比是术中并发症的影响因素[OR=0.518,(1.660、2.311和3.089),3.893,0.794,0.641;均P<0.05];术后12个月MACE的影响因素有心力衰竭史、高血压史、SYNTAX评分、HbA1c和MLD(OR=0.481,0.812,2.777,0.762,0.721;均P<0.05)。结论 旋磨术中并发症可能与患者心力衰竭史、病变血管、SYNTAX评分、MLD及旋磨头血管内径比有关,而心力衰竭史、高血压史、SYNTAX评分、HbA1c和MLD则可能是术后短期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

    • 高龄老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临床特征

      2023, 22(10):742-745.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57

      摘要 (116) HTML (0) PDF 404.33 K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总结高龄老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死亡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4日至2023年1月8日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新冠肺炎死亡的31例年龄≥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高龄老人新冠肺炎疾病进展的特异性指标。结果 31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92.61±4.40)岁。临床分型轻→危重型1例(3%),普通→危重型9例(29%),重→危重型12例(39%),发病起为危重型9例(29%)。首次发病至入院时间1~20(5.81±4.28)d,病程2~25(10.42±5.81)d。所有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其中冠心病27例(87%),脑病24例(77%),肺病23例(74%)。所有患者均出现以肺部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与入院时相比,死亡前末次化验时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D-D)、pH值、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乳酸脱氢酶及B型钠尿肽水平显著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及动脉血氧分压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WBC对NLR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82,P<0.05),D-D(β=-0.421,P<0.05)及PLT(β=-0.423,P<0.05)对NLR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 高龄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后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及病程短的特点。高龄及合并基础疾病是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感染新冠肺炎的高龄老人常合并细菌感染。WBC、PLT及D-D水平是高龄老人新冠肺炎疾病进展的特异性指标。

    • 老年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2023, 22(10):746-751.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58

      摘要 (109) HTML (0) PDF 432.46 K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老年脓毒症并发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确诊后90d肾脏功能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恢复组(62例)和未恢复组(7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及感染指标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老年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价值。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镁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982,95%CI 1.376~3.150)、合并贫血(OR=4.938,95%CI 4.152~13.290)、高尿素(OR=1.772,95%CI 1.195~2.716)、高血肌酐(SCr)(OR=2.105,95%CI 1.419~3.702)、高红细胞分布宽度(RDW)(OR=5.370,95%CI 4.826~14.353)、低镁血症(OR=4.712,95%CI 3.973~12.650)、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持续时间长(OR=1.942,95%CI 1.308~3.025)、少尿或无尿持续时间长(OR=1.873,95%CI 1.306~2.980)、肾毒性药物使用(OR=5.520,95%CI 4.973~16.228)、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OR=2.183,95%CI 1.552~3.894)、乳酸(OR=3.115,95%CI 2.317~9.913)、C反应蛋白(CRP)(OR=2.773,95%CI 1.985~6.214)及降钙素原(PCT)(OR=4.928,95%CI 4.105~14.106)水平升高是影响老年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10项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肾功能未恢复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0.962,95%CI 0.901~0.998),灵敏度为98.6%,特异度为85.2%。结论 高龄、贫血、高尿素、高SCr、高RDW、低镁血症、CRRT 持续时间长、少尿或无尿持续时间长、肾毒性药物使用、APACHE Ⅱ评分高、乳酸、CRP及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老年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的危险因素,10项联合预测老年AKI患者肾功能未恢复具有较高的价值。

    • 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023, 22(10):752-755.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59

      摘要 (78) HTML (0) PDF 352.54 K (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澄迈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40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进行评估,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DLQI量表中症状感受维度均分最高(1.51±0.36)分,其次是工作学习(1.37±0.21)分,量表总得分为(10.27±2.38)分,疾病对15.71%(22/140)的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轻度影响,对62.86%(88/140)的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中度影响,对14.29%(20/140)的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与极大影响。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老年皮肤瘙痒症症病程(OR=2.201,95%CI 1.743~2.779)、单次瘙痒持续时间(OR=1.756,95%CI 1.161~2.655)、伴随症状(OR=3.404,95%CI 1.152~10.063)、瘙痒部位(OR=4.716,95%CI 1.881~11.825)、皮损面积(OR=1.744,95%CI 1.144~2.658)、瘙痒程度(OR=2.199,95%CI 1.610~3.003)、焦虑(OR=2.349,95%CI 1.250~4.415)及睡眠障碍(OR=1.952,95%CI 1.182~3.224)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老年皮肤瘙痒症症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而病程长、瘙痒症状严重、隐私处瘙痒、合并焦虑及睡眠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提示临床除了积极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瘙痒症状外,还需关注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问题。

    • 老年甲状腺结节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DNA甲基化/羟甲基化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3, 22(10):756-760.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0

      摘要 (68) HTML (0) PDF 464.77 K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结节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DNA甲基化/羟甲基化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老年甲状腺结节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正常的135例老年人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入组对象一般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全基因组5-甲基胞嘧啶(5-mC)、5羟甲基胞嘧啶(5-hm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甲基双加氧酶(TET2)水平。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外周血5-mC、5-hmC与甲状腺结节合并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FPG、2hPBG、HbA1c、TSH、TgAb和TPO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T3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5-mC、5-hm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64%(3.53%,8.53%)和4.28%(1.70%,7.20%);50.41%(35.00%,63.27%)和36.51%(17.81%,50.06%)];外周血TET2、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9.37(5.70,13.56)和4.56(1.52,6.99)pg/ml;4.98(2.35,7.01)和0.97(0.15,1.6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5-mC与TgAb、TPOAb和HbA1c呈正相关(r=0.413,0.348,0.405;P<0.05);5-hmC与TgAb、TPOAb、FBG和2hPG呈正相关(r=0.375,0.406,0.376,0.311;P<0.05);5-mC与5-hmC呈正相关(r=0.256;P<0.05)。结论 老年甲状腺结节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羟甲基化水平显著正常人群,外周血5-mC、5-hmC水平与老年甲状腺结节、糖尿病发病显著相关。

    • 冠状动脉左主干长度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分叉角度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

      2023, 22(10):761-764.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1

      摘要 (93) HTML (0) PDF 368.62 K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M)长度及左前降支-回旋支(LAD-LCX)分叉角度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且结果明确的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左冠状动脉病变组(n=244)和正常组(n=128),比较各组人群LM长度、LM面积、左冠发出角度LM-LAD夹角、LM-LCX夹角和LAD-LCX夹角之间的差异,并分析LM、LAD-LCX分叉角度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正常组LAD-LCX夹角(77.70°±5.78°)小于近段组(79.23°±5.11°)和远段组(81.24°±6.96°),且近段组LAD-LCX夹角小于远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LAD-LCX夹角(77.70°±5.78°)小于轻度狭窄组(79.10°±5.05°)和中重度狭窄组(81.07°±6.32°),且轻度狭窄组LAD-LCX夹角小于中重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左冠状动脉LAD-LCX分叉夹角越大,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越高。

    • 社区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2023, 22(10):765-769.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2

      摘要 (105) HTML (0) PDF 361.65 K (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生活质量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海口市5个社区中1020例老年人作为被调查对象,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对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采用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评估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QoL)。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GOHAI指数得分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群OH-QoL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1020份调查问卷,共回收920份(95.25%)有效问卷,老年人人群GOHAI总平均得分(53.79±11.1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缺牙数量、缺牙修复、深牙周袋、冠龋、根龋、就医方便程度、每日刷牙次数、使用牙签或牙线以及牙医就诊习惯等9个变量可能影响老年人OH-QoL(P<0.05),该拟合模型可解释总变异的54.30%。结论 口腔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群OH-QoL的重要因素,而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可提高老年人OH-QoL。

    • >基础研究
    • 烟酰胺单核苷酸对D-半乳糖诱导肾脏衰老的作用

      2023, 22(10):770-774.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3

      摘要 (74) HTML (0) PDF 1.14 M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对D-半乳糖(D-gal)诱导小鼠肾脏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MN组、D-gal组与D-gal+NMN组。采用皮下注射D-gal的方法构建肾脏衰老模型。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应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评估组织衰老水平;使用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衰老指标p16、p21的定位及表达;使用Western blot测定抗衰老蛋白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及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NMN对D-gal组小鼠体质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D-gal组肾脏出现肾小球萎缩,肾小管肿胀、扩张和间质纤维化改变。IHC结果示p16、p21表达增加,并且主要位于肾小管,同时可见SA-β-gal阳性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D-gal组肾脏衰老蛋白p16、p21及炎症指标TNF-α、IL-1β、NF-κB表达上调,而抗衰老蛋白SIRT1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N处理后,D-gal组肾小球萎缩,肾小管肿胀、扩张及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衰老及炎症指标显著下降,此外,SIRT1下调及SA-β-gal阳性率增加均得到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N可能通过促进SIRT1表达和抑制NF-κB途径介导的炎症反应,延缓D-gal诱导的肾脏衰老。

    • >病例报告
    • 老年医学跨学科整合团队治疗多病共存帕金森高龄患者一例

      2023, 22(10):775-776.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4

      摘要 (136) HTML (0) PDF 353.16 K (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脓毒症继发危重症相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一例

      2023, 22(10):777-778.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5

      摘要 (70) HTML (0) PDF 395.82 K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
    • 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研究进展

      2023, 22(10):779-782.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6

      摘要 (124) HTML (0) PDF 415.13 K (4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与躯体衰弱共存被称为认知衰弱,其已成为老年糖尿病的新型并发症,并增加了跌倒、失能、住院、死亡等不良结局的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延缓甚至阻止认知衰弱向痴呆的发展,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但目前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诊断标准及评估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就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概念、现状、评估及干预展开综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2023, 22(10):783-786.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7

      摘要 (83) HTML (0) PDF 389.22 K (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术后谵妄(POD)是手术后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由于生理机能的减退,老年人较儿童和成年人更易发生POD,且POD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术后转归。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患者手术量每年递增,POD的临床研究已成为麻醉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风险预测、预后评估、预防策略、治疗方案4个方向对POD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POD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 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管理策略

      2023, 22(10):787-790.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8

      摘要 (85) HTML (0) PDF 403.87 K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石,但有增加出血的潜在风险,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决策务必要权衡个体血栓与出血风险和推迟非心脏手术潜在后果之间的平衡。围术期抗血小板治疗的管理应个体化,由多学科小组和患者共同决策,将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降至最低。目前指南提供的建议并不一致,优化管理策略仍未确定。

    • 老化与人类β细胞量和功能

      2023, 22(10):791-795.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69

      摘要 (82) HTML (0) PDF 485.73 K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最核心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以及伴随的β细胞量(BCM)和功能的下降。老化会导致葡萄糖稳态的精确调节逐渐下降,使T2DM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已有研究表明老化会导致外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然而,现目前对老化过程中BCM和功能的改变尚无充分的了解。对老化过程中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其对年龄相关的T2DM的贡献。本文综述了β细胞在分子、形态和功能水平上与年龄相关的改变,为T2DM的防治提供更多的角度和治疗思路。

    • 衰弱状态对老年患者围术期不良事件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 22(10):796-800. DOI: 10.11915/j.issn.1671-5403.2023.10.170

      摘要 (101) HTML (0) PDF 455.07 K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的背景下,老年人口的外科手术比例也持续上升。尽管手术、麻醉技术和围术期医学在不断进步,老年手术患者仍在遭受不良术后结局的困扰。衰弱指老年人多系统生理储备下降,外界轻微的伤害性刺激便可引起生理机能快速而剧烈的变化,是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衰弱与围术期不良事件联系的相关文献,拟就衰弱的概念、衰弱的评估工具、衰弱对围术期结局的影响以及衰弱患者围术期优化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优化衰弱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避免围术期不良结局提供理论支持。

主 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 办: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医学部

电 话:010-66936756

E-mail: zhlndqg@mode301.cn

创刊人:王士雯

主 编:范利

执行主编:陈韵岱

编辑部主任:王雪萍

ISSN:1671-5403

CN:11-4786/R

创刊时间:2002年

出版周期:月刊

邮发代号:82-408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